闲居谁厌僻,门掩汉祠前。
山色夏云映,树阴幽草连。
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
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

【注释】

题吴发原南居:为吴发在原南的住处写的诗,原是南朝梁诗人江淹所作的《别赋》。

闲居谁厌僻:隐居生活没有人厌倦。

门掩汉祠前:家门紧靠着汉代祭祀用的庙门。

山色夏云映,树阴幽草连:青山的颜色被夏天的云彩映衬着,树林的影子在幽静的草中相连。

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晴天阳光洒满小河上的沙洲,绿气弥漫在原野上庄稼地里。

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长期的隐居生活?树上的鸣蝉早已唱个不停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写隐居生活的闲适。全诗从门庭写到庭院,再写到四周的山色、云霞和树木,最后写到天气、水光和鸟声,层次分明。

首联“闲居谁厌僻,门掩汉祠前”,以反语出之,表明自己并不羡慕王侯将相的生活,而宁愿过一种闲逸的隐居生活;“门掩汉祠前”,则写出了自己隐居之所的位置。“汉”指汉朝,这里借指汉朝的祭祀用的庙门,说明自己居住在庙门的前面,与庙宇为邻。

颔联“山色夏云映,树阴幽草连”,描绘的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作者通过写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自己的隐逸情怀。这两句诗既写了“夏云”,又写了“树阴”,还描写了“幽草”,可见作者观察入微,用心良苦。

颈联“晴光分渚曲,绿气冒原田”,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作者把自然景色写得如在眼前,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何日远游罢,高枝已噪蝉”,表达了作者想要远离世俗纷扰,过上清静生活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隐居生活并不容易,有时甚至会感到孤独无助。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长期的隐居生活?树上的鸣蝉早已唱个不停了。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