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注释与赏析:

  •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

  • “平尽不平处” 意指在平坦之处也能看到或感受到不平的地方。这里表达的是对不完美之处的敏感性和对深度的探索欲。

  • “尚嫌功未深” 表示作者认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还不够深入或彻底,暗示了持续进步的愿望。

  • 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

  • 此句表明面对世间的复杂与困难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得到内心的满足。

  • “应难” 可能指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挑战,而”便得” 则表达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价值和目标的决心。

  • 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

  • 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高鸟” 可能是指天空中飞翔的鸟儿,”残照” 指的是夕阳余晖,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 “白烟生远林” 形容远处树木间升起的白色烟雾,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 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 “清磬” 是佛教中用来诵经或祈祷的工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象征清净和平静。

  • “聊喜” 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可能是因为听到这种声音而感到心灵的慰藉。

  • “缓尘襟” 意味着舒缓心情,清除杂念,这里的”尘襟”比喻人的内心或精神层面的尘埃。

赏析:
此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既有壮阔的自然之美,也有细微处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世俗纷扰的理想状态。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诗人传递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界本质的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