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田今。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灞上

灞上,即灞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唐代文人多在此送别,故称灞上。长安名利路,指繁华的长安城(今西安)名利之路。役役古田今,役役,奔波忙碌;古田,旧时农田;今,指长安城中的田地。这句诗描绘了长安城与田园之间的变迁。

征骑少闲日,征骑,指远行者或征战的士兵;闲日,闲暇的日子。这一句描述了长安城内外,无论是远行的士兵还是平民百姓,都在忙着各自的事务,很少有空闲的时间。绿杨无旧阴,绿杨,指杨柳树;旧阴,指过去的阴凉之地。这一句表达了春天来临,柳树重新发芽,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阴凉。

水侵秦甸阔,水侵,指水流冲击;秦甸,指秦国的疆土;阔,广阔。这一句描述了秦地的河流水位上升,宽阔无边。草接汉陵深,草接,指草覆盖;汉陵,指的是汉朝的陵墓;深,深远。这一句描绘了草在汉陵周围生长的情景。

紫阁曾过处,紫阁,指紫禁城;曾,过去;紫阁曾过处,指的是曾经经过紫禁城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紫禁城的怀念之情。依稀白鸟沈,依稀,模糊不清;白鸟,白色的鸟儿;沈,沉入水中。这一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白鸟在水面上留下的影子变得模糊,仿佛沉入了水中。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长安城内外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昔日的农田和今日的繁忙,以及春水的上涨和汉陵周围的草木生长,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自然的变化。诗中的紫阁曾是诗人曾经走过的地方,而白鸟的影子则成为了诗人心中的记忆。整首诗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一种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期待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