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
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
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
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语言特点。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逐句翻译并给出注释,这是常见的考查点。在解题时,考生要仔细阅读全诗,从全诗出发,结合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进行翻译。注意不要出现错译、漏译、增译等现象。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首句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秋天的夜晚,作者去拜访友人,准备到四川参加科举考试。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送别。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想哭啊!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峨眉山。半夜三更睡不着觉。这句中的关键词“怆”、“寝”写出了送别的伤感情绪,也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如果这次科举不成功,我就要去隐居山林;如果修身养性还达不到僧人的境界,我也要去当和尚。这里的关键词“失计”“修心”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无奈,也表现了作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云门寺离这里还有万里之遥。他一定会嘲笑我又背着行囊去远游了。这里的关键词“云门”是地名,指云门寺。这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

【答案】

译文:

秋天的夜里,我拜访友人,准备去四川参加科举考试。想到将要和这位先生分别就感到十分悲伤,半夜里睡不着觉。这次科举考试如果失败了

,我就去隐居山林;如果我还不能像僧人那样修养身心,我也会去出家当尼姑。云门寺离这里有万里之遥,他一定会嘲笑我又背着行囊

去远游了。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作者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一句“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秋天的夜晚,作者去拜访友人,准备到四川参加科举考试。这两句为全

诗定下了基调——送别。

第二句“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想哭啊!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峨眉山。半夜三更睡不着觉。这句中的关键词“怆”、“寝”写出了送别的伤感情绪,也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第三句“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如果这次科举不成功,我就要去隐居山林;如果修身养性还达不到僧人的境界,我也要去当和尚。这里的关键词“失计”“修心”表现了作者的情感,也表现了作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四句“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云门寺离这里还有万里之遥。他一定会嘲笑我又背着行囊去远游了。这里的关键词“云门”是地名,指云门寺。这一句既写景,又写事,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胸怀。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抒写了诗人的惜别之感和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旷达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