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磴出林端,千峰次第看。
长闲如未遂,暂到亦应难。
谷树云埋老,僧窗瀑影寒。
自嫌心不达,向此梦长安。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和内容。

诗句释义:

  1. 宿庐山绝顶山舍 - 指的是在庐山的最高峰上的住所。
  2. 一磴出林端 - 从树林的边缘开始,走上一段石阶。
  3. 千峰次第看 - 依次观看远处的山峰。
  4. 长闲如未遂 - 长久的闲暇如同未能实现的愿望。
  5. 暂到亦应难 - 暂时到达也应该感到困难。
  6. 谷树云埋老 - 山谷中的古树被云雾遮掩,显得古老而神秘。
  7. 僧窗瀑影寒 - 僧人的窗户旁瀑布的影子也显得寒冷。
  8. 自嫌心不达 - 自己却感到心灵达不到那样的境界。
  9. 向此梦长安 - 在这里梦见长安(古都长安)。

译文:
从树林的边缘开始,我踏上了一条石阶,一路观赏着千座山峰,层层叠叠,景色优美,令人赏心悦目。
长久的闲暇,仿佛是一种愿望,尚未实现,因此,短暂的停留似乎也变得艰难。
山谷中的古树被云雾掩映,显得古老而神秘,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
僧人的窗户旁,瀑布的影子也显得寒冷,这寒冷不仅来自外面的自然,更来自于内心的孤独与清冷。
自我反省,觉得自己的心灵达不到那样的境界,无法像那些高僧一样,心如止水,超脱尘世。
在这庐山之巅,我仿佛梦见了遥远的长安,那里有我的梦想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庐山之景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诗中“宿庐山绝顶山舍”点明了诗人所处之地,即庐山之巅。接下来,“一磴出林端”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与毅力。随后,“千峰次第看”,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让读者感受到山峦的壮美与诗人的心情。

“长闲如未遂”,诗人感叹自己的空闲时光如同未能实现的愿望,这种无奈与遗憾让人产生共鸣。紧接着的“暂到亦应难”,则表达了一种哲理思考,即便是短暂的停留,也可能充满困难与挑战。

最后两句,通过“谷树云埋老”与“僧窗瀑影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与内心世界的孤寂。而“自嫌心不达”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自省与反思,他意识到自己的心灵尚未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最终,“向此梦长安”将诗人的情感引向远方,展现了其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庐山之巅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