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闲人。
王孙不见草空绿,惆怅渡头春复春。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概括与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文化素养,能把握诗歌的形象特征,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
“苍山遥遥江潾潾,路傍老尽没闲人。”苍山远阔迷蒙,江波渺茫荡漾,诗人行走于湘中,但见青翠的群山高峻而辽阔,江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苍”字写出了山的颜色,突出了山的雄伟,也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遥”字写出了山的高耸入云,突出了山的巍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漫漫”二字用来形容江水,突出了江水的悠长和无边无际的特点。诗人通过描写湘中的自然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愁苦之情,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王孙不见草空绿,惆怅渡头春复春。”春天到了,王孙却看不到绿草,只有江岸上的草依然郁郁葱葱,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王孙”即贵族公子,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惆怅”是忧愁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因不得志而产生的忧伤情绪。“惆怅”一词,将诗人内心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渡头”指河流渡口,是行人停歇的地方。“春复春”指春天到来年年如此,年年如此。“复”字表明了时间的延续,突出了春天到来的频繁性,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答案】
译文:
湘中山色苍苍,江水波光粼粼。行至湘中,只见青山连绵,江水滔滔。路上没有闲杂的人,我不禁怅然若失。王
子不见了绿草萋萋,只看见岸边的野草依旧郁郁葱葱。我站在渡头,感叹着春天的到来年年如此,年年如此。
赏析:
此诗写湘中山水。开头两句写湘中山川,苍山、清江、老树、荒村、闲人、游子、旅雁等意象组合而成一幅幽寂冷清、
空旷萧索的画面;三、四句写湘中之景,以草之不绿衬人之惆怅。全诗意境苍茫凄冷,笔调沉郁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