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注释】
上巳:古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
帝城:指皇帝的宫殿所在地,京城。
倾都:倾国。倾都祓禊(fú xì)是指全城的百姓一同到河边洗去不洁之物。
须傍水:必须靠近水边。
奏乐:奏乐。要惊尘:要使尘埃飞起来。
弱柳障行骑:用柔弱的柳树作障碍物来阻挡骑马的人。
浮桥拥看人:用浮动的桥梁围住观看的人。
犹言日尚早:还认为太阳太早了。
更向九龙津:再往九曲河里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日游龙兴寺时写的。首联写龙兴寺外景色,颔联写诗人在龙兴寺外的活动,颈联和尾联写诗人在寺庙内活动。
“上巳”原指农历三月初三,后泛指春日。诗中说“巳日帝城春”,意思是说在春天的一天,皇帝的皇宫前已是一片花海,人们纷纷来到皇宫前洗去身上的污垢,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颔联“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意思是说诗人在皇宫外停车时,必须得靠水,因为只有靠水才能把车子停稳,同时,为了驱除路上的尘土,奏乐时要特别响亮,让尘土飞起来,这样尘土就不会落在车驾之上,而落到了地上。
接着颈联又写到:“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意思是说杨柳被用来阻挡骑马人的行进,而桥也被用来围住观看的人们,这表现了当时人们出行时的秩序和盛况。
尾联“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的意思是说,尽管已经过了中午时分,但人们还是觉得时间还早,所以又往九龙河上游走去。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和谐、美好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