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
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
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

【注释】

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北。

逝波:流逝的水波。

真影:佛身像的影子。这里指佛像。

贝多:梵语音译“般若”,意译“智慧”。

惆怅:伤感、惋惜。

高塔寺:即兴教寺。《唐国史补》卷上《僧》:“栖霞寺有僧名栖白,自号上人,以诗鸣。其词云:‘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24年(唐文宗开成七年)冬作的一首悼念故友的诗。

首联“今古遰相送,几时无逝波。”起笔两句,诗人把对故友的追思与对时间的感叹融为一体,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颔联“篇章名不朽,寂灭理如何。”此联紧承“逝波”,从哲理的高度,抒发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内殿留真影,闲房落贝多。”此联描绘了一幅寺庙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从兹高塔寺,惆怅懒经过。”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故友的追思和对时间的感叹,以及对寺庙的描绘和对失落情绪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