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
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
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山中冬夜》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
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
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注释:
- 寒叶:指深冬时节的叶子已经变黄或枯萎,表现出寒冷的气息。
- 风摇尽:风吹得树叶全部落下。
- 空林:空荡荡的树林。
- 鸟宿稀:鸟儿在树上栖息的次数很少。
- 涧冰:山间的溪水因为结冰而变得寒冷。
- 妨:妨碍。
- 鹿饮:指小鹿因溪水中的冰层而无法饮水。
- 山雪:山上的雪覆盖了整个山林。
- 阻僧:阻止僧人回家。
- 夜坐:在夜晚静坐。
- 尘心:纷扰的心绪,指世俗的欲望和烦恼。
- 定:平静下来。
- 长吟:大声地吟诵。
- 语力微:声音微弱无力。
- 人间:这里指世俗的世界。
- 去多事:有许多烦心事。
- 梦柴扉:梦见自己的家门。柴扉,指农家的简陋门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山中的寂静景象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寒叶风摇尽”开篇即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征,营造出一种冷清、萧瑟的氛围。第二句“空林鸟宿稀”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宁静。第三四句“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则具体描写了自然环境对生物活动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第五六句“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则是诗人在深夜中的反思。他坐在寂静的夜晚中,心中纷扰的世俗欲望逐渐平息,开始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然而,尽管努力发声,声音却显得微弱无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外界纷扰的排斥。
最后两句“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感慨世间充满了太多的琐事和烦恼,以至于连一个简单的梦都难以实现。这里的“柴扉”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家,代表着简单、宁静的生活理想。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