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
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辇路宵烟合,旌门晓月残。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东封山下宴群臣

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

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辇路宵烟合,旌门晓月残。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东封山”:指的是泰山,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此处指皇帝前往泰山进行朝拜活动。
  2. “宴群臣”:召集群臣在泰山进行宴会,庆祝或祭祀等重大活动。
  3. “群公遇此欢”:指群臣们在这里共同庆祝或举行某种仪式,心情非常高兴和兴奋。
  4. “幔城连夜静”:描述泰山周围有一座帐篷形的城楼,晚上安静无声。
  5. “霜仗满空寒”:指天刚亮时,霜降之后,军队的武器上覆盖着白霜,显得非常寒冷和肃穆。
  6. “辇路宵烟合”:描述皇帝乘坐的辇车行驶在泰山的道路上,沿途的烟雾与月光相互融合。
  7. “旌门晓月残”:形容早晨阳光照射下的旌门(古代帝王出行的道路两侧所立的旗门)以及残存的月亮。
  8. “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表示第二天将陪同皇帝在山上举行祭祀或祭天大典,同时在山下的圆形祭坛上行礼。

译文

从东边的封山开始,我们在此宴请群臣。
在万里之外,我们护送着帝王来到封山,大家在这里都非常高兴。
帐篷形状的城墙夜晚里寂静无声,白色的霜花落在兵器上,整个场面显得异常寒冷。
辇车缓缓行驶在泰山的路上,夜色中的烟雾和晨光中残留的月亮相互交织。
明天我们将陪同皇上在山上进行祭祀或祭天活动,并在山下的圆坛前完成礼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前往泰山进行朝拜活动的盛况,从山脚下的宴会到山上的祭祀活动,再到下山时对圆坛的礼赞,展现了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景象和意象,如“幔城”、“霜仗”、“辇路”、“旌门”等,这些词汇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时的气氛和氛围。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出一种对国家大事、对帝王威严的尊重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