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戍渔阳再渡辽,骍弓在臂剑横腰。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
以下是对《塞下曲五首》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三戍渔阳再渡辽:渔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三戍,即三次驻守。再渡辽,再次渡过辽河,指在北方边境上保卫边疆。
骍弓在臂剑横腰:骍(xiāng),红色的意思。騂(yì)弓,一种用红毛装饰的弓。剑横腰,形容士兵的英勇姿态。
匈奴似若知名姓,休傍阴山更射雕:匈奴,古代北方的民族,以游牧为生。知名姓,知道中国的名字姓氏。休傍阴山,不要靠近阴山。更射雕,不再射雁。
猎马千行雁几双:猎马千行,形容打猎时马匹众多,行成行列。雁几双,大雁排成两列。
燕然山下碧油幢:燕然山,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碧油幢,用绿色的油布制成的帐篷。
传声漠北单于破:漠北,指蒙古高原以北的地区。单于,古代对匈奴首领的尊称。
功名耻计擒生数:功名,指个人的荣誉和成就。耻计擒生数,以捕捉几只鸟兽来衡量自己的功劳。
直斩楼兰报国恩:楼兰,古代的国家名,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报国恩,报答国家的恩情。
陇水潺湲陇树秋:陇水,指黄河上游的一条支流,流经甘肃、陕西等地。潺湲(shán yuán),水流声。陇树秋,秋天里的陇山树木。
乡关万里无因见:乡关,家乡和家乡的人。因,因为。无因见,没有机会看到家乡的景象。
西戍河源早:戍,驻守。河源,河流的源头。早,早些年。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唐代边塞将士们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通过对诗句的逐一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