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
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
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
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译文】
万里秋色已尽头,萧条面对夕阳余晖。
山中烟霞散尽,归去的鸟群在风雨里飞。
远地虫鸣声切切,长天雁影稀稀疏。
那堪思妇正捣寒衣,愁苦幽思更入神。
【注释】
晚秋江上作:在秋天的傍晚时作此诗。
穷:尽。
对:迎。
落晖:夕阳。
烟霞山鸟散:指夕阳西下的山野景色。
风雨庙神归:指秋风刮起,庙里的神灵返回。
地远蛩声切:指远离故乡,听到蟋蟀的叫声更加凄切。
天长雁影稀:指天气转寒,大雁南飞,影子越来越短。
砧杵(zhēn chǔ):捣衣石和棒槌,古人常用来捣制布帛或草鞋等物。
幽思想寒衣:指思念远方的亲人。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客居他乡时的感怀之作。首联写自己身处异乡、秋深日暮的景象;颔联写秋日黄昏时分山中景色和风神之动;颈联写自己远离故乡,听到蟋蟀的叫声更加凄切,天气转寒,大雁南飞,影子越来越短;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丽淡远,情感真挚深沉,语言朴素自然,风格平淡而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