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城池,杯盘着处移。
镫金斜雁子,鞍帕嫩鹅儿。
买笑歌桃李,寻歌折柳枝。
可怜明月夜,长是管弦随。
《公子行》赏析
《公子行》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以乐府旧题创作了一首七言歌行。这首诗通过时间顺序为线索,集中描绘了公子在一天内吃喝玩乐等典型细节,刻画出一个轻浮儿的形象,并揭露和批判了王孙公子的荒淫豪奢。
诗的开头“春色满城池”,便描绘出一幅繁华热闹的春日景象。随后的“杯盘着处移”进一步描绘了公子们饮酒作乐的情形,他们或饮或舞,似乎整个城市都被他们的欢笑声所充斥。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揭示了王孙公子们的生活方式。
“镫金斜雁子,鞍帕嫩鹅儿”则形象地描绘了贵公子骑在马上的场景,他们身上的装饰金光闪闪,马匹健壮而优雅,显得十分富丽堂皇。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公子们的财富和地位,也暗示了他们对物质的无尽追求和对生活享乐的追求。
诗的最后一句“可怜明月夜,长是管弦随”则透露出作者对于公子们在美好夜晚只顾享乐而忽视了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满。这里的“管弦随”不仅指音乐的伴随,更是指公子们的生活被过度的物质享受所支配,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关注。
《公子行》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贵族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奢靡和空虚。《公子行》以其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主题,成为研究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