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
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
【解析】
此首诗是作者在北宋建隆元年(960)元旦所作,时值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不久。
“元日仗”,指元旦时的仪仗队。“文武千官岁仗兵”,写文武百官都身着戎装,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万方同轨奏升平”,这是说全国各州郡的长官们纷纷来到京城朝贺,向新皇帝表示祝贺,并报告各地的情况,希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上皇”,指宋太祖赵匡胤;“含元殿”,皇宫正殿名;“丹凤门”指城门。这两句写宋太祖赵匡胤在元旦这一天亲临含元殿,丹凤门开,阳光灿烂,一派升平景象。
【答案】
译文:文武百官身着戎装,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全国各地的长官们纷纷到京城朝贺,向赵匡胤报告各地情况,
希望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赵匡胤在元旦这一天亲临含元殿,朝阳冉冉升起,丹凤门大开,阳光普照大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元旦。当时宋朝刚刚建立,赵匡胤正在接受群臣的朝贺,因此全诗洋溢着一片祥和气氛
。
开头两句:“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意思是说文武百官都身着戎装,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年到来。这里
用“岁仗”二字概括了朝廷内外的武装情况,突出了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景象。接下来两句:“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
日明。”“上皇”指的是赵匡胤,“含元殿”是皇宫正殿名,“丹凤门”是京城长安城东面城门名,这两句写赵匡胤元旦这天亲临
含元殿,朝阳初升,阳光灿烂,一派升平景象。诗人把赵匡胤的英姿和京城的明媚风光描绘得如在眼前。
最后两句:“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上皇”指的是赵匡胤。“同轨奏升平”是指全国各地的长官们都来朝拜
,并向赵匡胤报告各地情况,希望他能够保佑国家永远太平无事。“上皇一御含元殿”则是说赵匡胤元旦这天亲临含元殿
,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贺,并亲自检阅仪仗队。
诗人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平昌盛的盛世图景,表现了作者对新政权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