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
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厌浥尘清道,空蒙柳映台。
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注释】

①“青气”句:青气是指雨前天空中出现的一种青色的云彩。春雨,是春天里的第一场雨水,所以叫春雨。

②“行云避师出”:意思是说云在下雨之前就躲避着,不敢出来。

③“厌浥”句:厌浥,潮湿的意思。这句是说因为下雨,道路上的水变得湿漉漉的,尘土也变得湿润了。

④“空蒙”句:空蒙是说柳树在雨后显得特别清晰,而台,指的就是亭台楼阁之类的建筑。

⑤“最宜”句:三五夜是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古人认为这个时候月亮最为圆满。这里的“晴月”指的是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咏颂自然现象——春雨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春雨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这一现象作了生动细腻的描绘和刻画。全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优美。

首联描写春雨的特点:“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青气是指雨前天空中出现的一种青色的云彩。春雨,是春天里的第一场雨水,所以叫春雨。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春雨的特点,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丽的画面中。

颔联进一步描述了春雨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意思是说云在下雨之前就躲避着,不敢出来。这是因为云知道要下雨了,所以在下雨之前就要躲起来,以免被淋湿。而车则在等待雨停之后再行驶,以免在路上打滑。这里,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比作有智慧的人类,将雨比作需要休息的小动物。这样的写法既新颖又富有想象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给自然界带来的景象:“厌浥尘清道,空蒙柳映台。”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下雨,道路上的水变得湿漉漉的,尘土也变得湿润了。而那些垂柳在雨后显得特别清晰,而台,指的就是亭台楼阁之类的建筑。这里,诗人通过对道路、水、柳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尾联最后一句:“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这句的意思是说最适合在这个时候赏月。这里的“三五夜”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而“九重”则是用来形容月亮的圆。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数字来表示月亮的大小、明亮程度等特征,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描绘、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