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

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

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

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

注释:

  1.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在旅途中创作诗歌来赞美皇帝的恩泽。
  2. 周召:指周公旦和召公甘氏(姬姓),他们是古代周朝的两个重要大臣,分别负责国家的重要事务。
  3. 分陕:分封诸侯,这里比喻皇帝将国家的治理任务交给了地方官员。
  4. 诗书:文学艺术,泛指文化知识。
  5. 空复传:白白地流传下来。
  6. 何如:怎样。
  7. 万乘:指帝王,万乘之尊,表示皇帝的尊贵地位。
  8. 眷:关怀,照顾。
  9. 追赏:追念并赞赏。
  10. 二南篇: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这两句是说,如果能得到皇帝的关怀,那么对这两部经典文献进行追忆并赞美也是值得的。
  11. 郡带洪河侧:指所到之处靠近黄河。
  12. 宫临大道边:宫殿靠近大路。
  13. 洛城将日近:洛阳城的城墙越来越接近太阳。
  14. 佳气:美好的气息,这里指洛阳城中的繁荣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奉和唐文宗的圣制《途次陕州应制》时所作。整首诗通过对陕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唐朝盛世的赞颂之情。
    诗人以“周召尝分陕,诗书空复传。”开篇,借用周公和召公的故事,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着,“何如万乘眷,追赏二南篇。”诗人通过比较,指出只有得到皇帝的关爱和欣赏,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文化的精髓。
    诗人转向陕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用“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描绘了陕州的地理位置和繁华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陕州的美丽与富饶。同时,“洛城将日近,佳气满山川。”则进一步展示了洛阳城的宏伟壮观,以及洛阳城中的美好气息弥漫整个山川,为全诗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诗人以“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收尾,再次强调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传承和弘扬的热情。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赞美之情,又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