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
琴书著尽犹嫌少,松竹栽多亦称贫。
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
《题韦郎中新亭》
张籍的《题韦郎中新亭》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起得幽亭景复新,碧莎地上更无尘。”这两句诗描绘了幽静亭子周围环境的美好。起得幽亭”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远离尘嚣,给人一种静谧之感;“景复新”则表达了景物的更新换代,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碧莎地上更无尘”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美好,碧绿的莎草覆盖着整个地面,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
“琴书著尽犹嫌少”,这里的“琴书”象征着文人学士的生活情趣和知识追求,而“著尽”意味着已经积累到极点。然而,尽管知识渊博,诗人却感到仍觉得不足,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他对知识渴望与现实局限之间的挣扎。
“松竹栽多亦称贫”则通过松竹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淡然态度。虽然松竹生长繁茂,象征着生命力旺盛,但是诗人却认为这与贫穷无异,显示出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闲身”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的生活状态。他期待着友人来访,想要通过美酒招待朋友,展示自己的热情好客。而当卸下官服,暂时摆脱公务之累,诗人也感受到了一种难得的轻松与自在。
“成名同日官连署,此处经过有几人?”这最后一句则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慨。诗人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但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样的生活并不是长久之计。他在这里停留过,但并非经常来此,说明他对于名利的态度并不执着,而是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张籍的这首《题韦郎中新亭》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坦诚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