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
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注释】
应:应许。烟霞出俗心:意谓应许我超脱凡俗,去追求那清幽的仙境。茅山:在今江苏句容西北。道士:指作者的朋友王长史。共追寻:与友人共同去寻访。闲怜:常爱。鹤貌:白鹤的形貌(即鹤的翅膀)。偏能:特别擅长。桐声:桐树的声音。自作琴:自己弹奏。长啸:大声长叹。松下坐:坐在松树下的长啸。新诗:刚写成的新诗。雪中吟:在雪地中吟咏新诗。征南幕:征召南方的幕府。多宾客:有很多宾客。校深:相知很深。
【译文】
你应许我脱离尘世,到神仙境界中去,和你一起去寻访茅山道士;你特别喜欢画鹤,尤其擅长用桐木之声来弹琴。你在松树下长啸时,我在旁边坐着聆听。我刚刚写完的诗,你可以拿去在雪地里朗诵。征召南方幕府中有许多宾客,而你和我是知己。
【赏析】
此诗是送别杨州判官之作。全诗以写景、抒情为主,通过描写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和向往。
诗的前两句写两人结伴去寻仙访道,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应得”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关系的认同,表现出他对这种关系的珍视。“出俗心”三字写出了诗人与杨州判官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茅山道士共追寻”一句进一步写出了他们志同道合,志向远大。后两句写两人交往密切,相互欣赏,相互理解。“闲怜鹤貌”一句写出了诗人对鹤的喜爱之情;“暗辨桐声”一句写出了诗人对梧桐树声音的理解和喜爱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杨州判官志趣相通,又表现了他们性格相投,感情深厚。“长啸每来松下坐”一句写二人经常在一起长啸,相互交流思想,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后两句写诗人写诗作赋,杨州判官也喜欢这样的作品,并愿意在雪中吟唱,可见他们的感情之深。最后两句写杨州判官的为人,他不仅自己喜欢结交天下的贤才,而且善于发现贤才,善于使用人才,所以征召南方幕府中有很多宾客。诗人与杨州判官是知音,彼此相知甚深,所以称对方为“君”,表明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