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高房。
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意境、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从诗歌的景、情、理等方面展开分析;然后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赏析;最后指出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等。
“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高房”两句诗写自己与韦员外一起在开元观游览,看到天气晴朗,竹树也凉爽,两人便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走到最高处的一个房子去。“高”字既指地势高,又指心境高远,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同时“最高”也暗示着诗人要与道士谈天说地的愿望,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
“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两句诗写自己因官职被免去而生活陷入困境,所以希望找到一位道长学习养生之道,以摆脱贫困的生活状况。这里“无生计”三字是关键,它既表明了诗人因失去官职而产生的无奈感,又表明了自己想要过清苦简朴、远离尘世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答案】
①首联:描写自己在开元观游览的情景:天气晴朗,竹树凉爽,自己和韦员外悠闲地散步,走到一座最高的房屋。
②颔联:“官罢”,即因事获罪而被贬谪。“无生计”,意思是因为官位被废而没有收入来源。“欲就师”,意思是想拜道士为师学习养生之道。“断谷方”,意为学成之后就能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③颈联:诗人因官罢而生活陷入困境,所以想拜道士为师以求得长生不老之术。“无生计”三字是关键,它既表明了诗人因失去官职而产生的无奈感,又表明了自己想要过清苦简朴、远离尘世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④尾联:诗人渴望能像仙人一样修炼,获得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从而脱离现实社会的纷争和纷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