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
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
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
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静女歌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

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 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

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

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南容的作品,全名为《静女歌》。诗中通过描绘贞静娴雅之女子的形象和生活状态,以及与外界的隔离和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批判。

诗的首句“静女乐于静”描绘了一位热爱宁静、追求内心平和的女子形象。她乐于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重视和向往。

诗的第二句“动合古人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古代女性的规范。这里的“动”指的是行为举止,而“古人则”则表示这些规范是值得效仿的典范。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重视和认同。

诗的第三、四句“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描述了这位女子年轻时就擅长诗歌和书法,并且在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组织和管理。这两点展现了女子的才情和能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才华的赞美和期待。

紧接着,诗的第五、六句“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描绘了女子独自居住在深闺中的忧郁情绪,以及她在外表打扮上的精心选择。这里体现了女子在孤独生活中的自我关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的第七、八句“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进一步展示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她十五岁时就已经住在深闺中,与外界隔绝,没有朋友可以交流。这反映了诗人对封闭生活的无奈和对社会联系的渴望。

诗的第九、十句“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通过对邻家男孩的描述,引入了一个对比场景。他穿着华丽的衣服,像花朵一样美丽动人。这里的“百花装首饰”形象地描绘了邻家男孩的美貌和魅力。

诗的第十一、十二句“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邻家男孩的行为与自己相比。他在淇水上游游玩,却从不越过自己的家门,表现出他的骄傲自大和对他人的无视。

诗的第十三、十四句“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通过河水的浑浊和清澈来比喻自己的境遇。尽管外界环境可能并不完美,但只要保持内心清明和独立思考,就能够看清事情的本质。

诗的第十八、十九句“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通过比较两个历史人物的结局,表达了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如果一个人能够像齐王那样拥有权力地位,那么其失败就如同一个小丑一般;而如果一个人能够像汉朝的皇帝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其成功就像手中的棋子一般微不足道。

张南容的《静女歌》以一位贞静娴雅之女子的形象为中心,通过对她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时,诗中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也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