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下篱觞指乱山,趋程不待凤笙残。
花边马嚼金衔去,楼上人垂玉箸看。
柳陌虽然风袅袅,葱河犹自雪漫漫。
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

【注释】:

  1. 篱觞:酒器。指乱山,形容群山起伏。
  2. 凤笙残:指笙声已经渐渐消失。
  3. 花边马嚼金衔去:形容战马嚼着金衔(装饰品),在花丛中驰骋而去。
  4. 楼上人垂玉箸看:形容人们手捧筷子,凝视远方。
  5. 柳陌:泛指春天的小路。风袅袅:春风吹拂,草木摇曳。
  6. 葱河:泛指春天的河流,水波荡漾,景色宜人。雪漫漫:春雪纷纷扬扬,洁白如银。
  7. 貂裘:用貂皮制成的外衣,象征着富贵和尊贵。三边:泛指边疆地区。五月寒:五月份天气寒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离别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边疆将士的关心。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士兵们的关切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句“掷下篱觞指乱山,趋程不待凤笙残”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时的一幕。这里,“掷下篱觞”形容作者挥手告别时的动作,“指乱山”则描绘了群山起伏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场景。接着,“趋程不待凤笙残”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踏上征程的期待和喜悦的心情。这里的“凤笙残”暗示了旅途可能的艰辛或困难,但作者却显得毫不在意,反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诗句“花边马嚼金衔去,楼上人垂玉箸看”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景。“花边马嚼金衔去”形象地描绘了战马嚼着金衔(装饰品),在花丛中驰骋而去的情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氛围。而“楼上人垂玉箸看”则描绘了人们手捧筷子,凝视远方的景象,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这一部分通过细腻的描绘,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句“柳陌虽然风袅袅,葱河犹自雪漫漫”以及结尾的“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则是对整体情感的升华。“柳陌虽然风袅袅,葱河犹自雪漫漫”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破坏后的荒凉景象。而“殷勤莫厌貂裘重,恐犯三边五月寒”则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关心和牵挂之情,希望他们能够保重身体,战胜严寒,完成使命。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对边疆将士的深深思念和关爱之情。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一曲赞美家乡和亲人的赞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