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狂歌破积愁,携觞共下木兰舟。
绿泉溅石银屏湿,黄鸟逢人玉笛休。
天借烟霞装岛屿,春铺锦绣作汀洲。
一年一电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我将逐句解释并给出注释:
- 何处狂歌破积愁,携觞共下木兰舟。
- “何处”:询问的地点,可能是在寻找一个适合唱歌的地方以释放心中的忧愁。
- “狂歌”:高声歌唱,表现出一种放纵和豪放的情感。
- “破积愁”:打破长久的忧愁。
- “携觞”:拿着酒杯。
- “共下木兰舟”:一起乘坐小船。
- 绿泉溅石银屏湿,黄鸟逢人玉笛休。
- “绿泉”:绿色的泉水。
- “溅石”:水花四溅地打在石头上。
- “银屏”:银色的屏风。
- “银屏湿”:屏风被水滴打湿了。
- “黄鸟逢人”:遇到黄莺。
- “玉笛”:精美的笛子。
- “休”:停止的意思。
- 天借烟霞装岛屿,春铺锦绣作汀洲。
- “天借”:自然赋予。
- “烟霞”:指天上的云彩和阳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
- “装岛屿”:装饰着岛屿,形容岛上景色如诗如画。
- “春铺锦绣”:春天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铺展在大地之上。
- 一年一电逡巡事,不合花前不醉游。
- “一年一电”:比喻时间的短暂,一年就像短暂的电光一样转瞬即逝。
- “逡巡”:徘徊不定的样子。
- “不合”:不应该。
- “花前”:花丛中。
- “不醉游”:不因沉醉而游玩。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湖上友人别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诗人用“狂歌”、“携觞”等词汇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豁达和乐观。诗中还通过“天借烟霞装岛屿”、“春铺锦绣作汀洲”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春天的生机盎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最后一句则表明诗人并不沉溺于享乐之中,而是保持清醒,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