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一磬长,僧起树苍苍。
开殿洒寒水,诵经焚晚香。
竹风云渐散,杉露月犹光。
无复重来此,归舟凌夕阳。
【注释】
将:带领
归涂:归途
道玄上人:僧人名
二首:《诗》每篇为一章,这里指两首诗。
西岩:寺院在西面岩石之上
长:清远
僧起树苍苍:清晨僧人起来时,树木苍翠茂盛
开殿洒寒水:打开寺院的大门,让凉水滴落
诵经焚晚香:晚上诵读经文,烧晚香
竹风:竹影
云渐散:渐渐散去的云彩
杉露月犹光:杉树的露水月光依然明亮
无复重来此:再也不来这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山寺的诗。诗人从山门开始,一路游览,一路写下所见景色和所感之情。
“西岩一磬长”:山岩上悬挂着一串铜钟,声音悠扬回荡,好像永远没有止境似的。“长”,是说声长而不断。
“僧起树苍苍”:清晨僧人起来,树林中一片苍翠茂密的景象。“苍苍”,草木繁盛的样子。
“开殿洒寒水”:打开寺院的大门,让凉水滴落在身上。“洒”,使……流下;滴落。
“诵经焚晚香”:晚上诵读经文,点燃油灯,烧香拜佛。“焚”,燃烧;烧。
“竹风云渐散”:“竹风”即竹影,风吹竹林,竹叶摇曳,影子随风飘动,渐渐地消散了。“渐”,逐渐地、慢慢地。
“杉露月犹光”:杉树的露水反射月光,依旧显得十分明亮。“杉”,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呈鳞片状。“犹”,仍然。
“无复重来此”:再也没有机会再来这山上了。“复”,再,又的意思。
这首诗描写作者游览寺庙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寺庙的描绘和自己的游历体验,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短暂和自然美的珍视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