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
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
【注释】:
瘴雾南边久寄家——瘴雾,指南方湿热的气候。寄家,寄居家中。久寄家,长期寄居在家。家,指家乡。
海中来往信流槎——信,信物,代指信件。流槎,漂流在海上的木筏或小船。槎,筏子。
林藏狒狒多残笋——林,树林。狒狒,一种大型灵长类动物(非洲猿)。残笋,指树上尚未成熟的嫩芽。残笋,指树上还未完全成熟的嫩芽。
树过猩猩少落花——树过,树经过。猩猩,一种猿科动物。落花,指树上已经凋零的花朵。少落花,指树上已经凋零的花朵很少。
深洞有云龙蜕骨——深洞,指山洞深处。云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龙,生活在云雾之中。蜕骨,指龙的骨头。
半岩无草象生牙——半岩,指半山腰的岩石处。无草,指没有生长草木的地方。象生牙,指大象生出的牙齿。生牙,指生出来的牙齿。
知君爱宿层峰顶——知君,指诗人知道您。宿,住宿。层峰顶,指山峰之巅。
坐到三更见日华——坐到,直到。三更,旧时一夜分五时段,三更为第三时段,指深夜时分。见日华,看到东方的太阳。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黄隐居是一位隐士,作者对他的隐居生活十分赞赏,所以特地写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祝愿。全诗通过描绘黄隐居归乡途中所经历的山水风光,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瘴雾南边久寄家,海中来往信流槎。”首联写黄隐居长期在外漂泊,寄居于南方湿热之地。瘴雾,是南方湿热气候的标志。这里用来形容黄隐居所处的环境恶劣,气候潮湿。久寄家,表明黄隐居长期在外漂泊,无法回家安居。海中来往,说明他经常往返于大海之间,与家人保持着联系。信流槎,指书信往来不断。这里用来形容黄隐居与家人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即使身处异地,也不忘与家人保持联系。
“林藏狒狒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颔联描写黄隐居所经过的山林景色。林藏狒狒多残笋,指山林里有许多猴子在寻找食物时不小心折断了竹子,导致竹林中有很多残笋。树过猩猩少落花,指树木经过猩猩时少了掉落的花瓣。这里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态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又表达了对黄隐居旅途中遇到的各种生物的赞美之情。
“深洞有云龙蜕骨,半岩无草象生牙。”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黄隐居所经过的山林景色。深洞有云龙蜕骨,指山洞深处有龙的骨骼遗骸,这可能是因为龙在这里修炼成仙而留下的遗迹。半岩无草象生牙,这里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半山腰的岩石处没有草木生长的景象,暗示着这里可能是一个隐蔽的地方。
“知君爱宿层峰顶,坐到三更见日华。”尾联再次提到黄隐居,表达了对他的喜爱之情。知君爱宿层峰顶,指诗人知道您喜欢在山顶住宿。坐到三更见日华,表示您一直坐到天明才离开。这里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黄隐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黄隐居归乡途中所经历的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黄隐居个性和品质的赞赏之情,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