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灵方炼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卢山人自巴蜀由湘潭归茅山因赠

太乙灵方炼紫荷,紫荷飞尽发皤皤。

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

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

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

注释:

太乙灵方:传说中神仙的法宝。

紫荷:指仙草。

紫荷飞尽:形容仙草凋零。

皤皤:白色、灰白色。

猿啼:猿声凄厉。

巫峡:在今湖北西部。

竹枝歌:民间歌曲名。

华阳:传说中的神山名,在四川剑阁县西南,即青城山。

赏析:

这首诗是卢山人在从巴蜀返回茅山时写的一首赠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太乙灵方炼紫荷”,描绘了一幅神仙修炼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法的自然美。这里的“太乙”,“灵方”,都是道教术语,分别代表太乙真人和灵丹妙药。而“紫荷”则是仙草,象征着长生不老。这一句不仅描绘出了一个神仙修炼的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往。

第二句“紫荷飞尽发皤皤”,则是对第一句中“紫荷”的进一步描写,描绘出它凋零后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衰老。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规律的认知。

接下来两句“猿啼巫峡晓云薄,雁宿洞庭秋月多”,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这句诗描绘了巫峡的清晨,猿鸣声声,薄雾飘散,而大雁则在洞庭湖上栖息,月光明亮。这些自然景色都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第四句“导引岂如桃叶舞,步虚宁比竹枝歌”,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修仙者的生活与普通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他认为,虽然修仙者的生活充满了神秘和奇幻,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并不比普通人更好。

最后两句“华阳旧隐莫归去,水没芝田生绿莎”,则是诗人对自己归隐生活的期望。他认为,既然已经回到了故乡,就应该好好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不要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初衷。同时,诗人还希望故乡能够保持这份宁静和美好,不要让外来的干扰破坏它。

整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仙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