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
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
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

【注释】

姑苏城:苏州的别称。

柳初凋:杨柳刚落了叶子。

更寂寥:更加显得空旷寂寞。

绕壁旧诗尘漠漠:指墙上挂着薛秀才的诗卷,字迹模糊不清,尘土弥漫。

对窗寒竹雨潇潇:指窗外竹子被雨打湿,发出萧瑟的声音。

怜君:同情你。

随秋雁:随着南飞的大雁。

尽我:表示自己要尽情享受。

离觞:离别时斟的酒。

草玄:写文章。

相招:相互招引。

【赏析】

这首送别诗以“送”为题,是送别友人薛生南游之作。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的环境与情状,五、六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惜别之情,末两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和安慰。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诗人站在城楼上,目睹了城外春色已去,柳叶开始凋落,而此时又恰逢与友人同登江楼,因而感到格外地孤寂。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送别的场景,而是通过“姑苏城外”和“柳初凋”两个景物,烘托出一种空寂之感。

颔联紧承颈联而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在诗人眼中,那环绕着墙壁的薛秀才的旧诗,字迹已经模糊,仿佛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尘埃之中,给人一种苍桑、衰败之感;而那对着窗户的寒竹,被细雨打得滴答作响,似乎正在诉说着别离时的凄切。这两句诗将送别的情景表现得十分真切感人,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颈联紧承上文而来。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远方之景,用“怜君”一词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分别的现实。在这里,诗人用“随秋雁”来形容友人的离去,既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担忧,又寄托了对他前途未卜的深深忧虑之情。

尾联则是对全诗主题思想的升华。诗人在表达完自己的惜别之情之后,用“尽我”二字来表明自己要尽情地享受离别之时的快乐时光,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一路顺风的良好祝愿。最后,诗人用“白云青嶂一相招”这一浪漫之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够早日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拟人、对比等,使得诗歌充满了生动性与感染力。此外,诗歌还采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总之,这首诗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