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
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

【题解】这是一首咏濮庙的七绝诗。

【注释】:

题:写文章、作诗等以记述事物,抒发感情。

濮(pù)庙:即汉景帝刘启庙,在今河南省濮阳县。

晓祭瑶斋:黎明时祭祀。瑶斋:玉制的斋戒。

扣钟:敲击钟鼓,为祈祷或祭祀活动而鸣击。

鳌(áo)头风起浪重重:比喻政局动荡,风云变幻,波涛汹涌。鳌头风起,指政治上的风波;鳌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头上有角。浪重重,形容波涛汹涌。

直有仙桃种:意思是人间真有神仙所种的桃子。

海上应无肉马踪:意思是海上不会留下帝王狩猎时所骑乘的骏马之踪迹。

赤水梦沈迷象罔:赤水,地名。象罔,神话中的一种兽名,这里代指虚幻的境地。

翠华恩断泣芙蓉:用《楚辞》“望美人兮未来”意,指皇帝已死。

三宫:指皇帝的三个宫殿。衮(gǔn)龙:皇帝的车驾。

【赏析】

全诗共八句,首两句描写景致,后六句抒情怀,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前四句是第一段,后两句为第二段。

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第一段先从时间上说:“晓”“夜”,又从空间上说:“瑶斋”“风起”;第二段先从人物上说“人世”“仙人”,又从行为上说:“叩钟”“寻踪”。

这首诗开头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晨光熹微之时,诗人便来到濮庙进行祭祀,夜幕降临时则敲打着铜钟。这两句诗通过“晓”“夜”二字,将时间推移得极为迅速,使濮庙在读者眼前变得愈加庄严肃穆起来。紧接着,诗人的视线从濮庙转向了大海之上的蓬莱仙境,那海风正吹拂着鳌头的巨鳌,海浪滔滔,汹涌澎湃。这两句诗以“风”“浪”二字,将画面推向了更为辽阔的空间,使得濮庙与蓬莱仙境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短,让人不禁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当人们以为诗篇的意境已经达到了巅峰之时,诗人却突然笔锋一转,转而描绘起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纷争和苦难。诗人以“人间直有仙桃种”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渴望长生不老的人们的同情和关怀。接着,诗人又以“海上应无肉马踪”一句,暗示出政治上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这两联诗虽然都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但却都带有一种超脱世俗、遗世独立的意味。

接下来的三联诗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第三联以“赤水梦沈迷象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而第四联则以“翠华恩断泣芙蓉”一句,暗示出了皇帝已死的悲剧性结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感人肺腑。

最后一句“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则点明了主题。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死亡的哀痛之情,又透露出了他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诗人希望皇帝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统治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