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注释】:
恃宠:恃宠骄贵,依仗宠爱而骄纵。
树色好:春日树木颜色好。
昭仪:皇后的美称。
斫却:砍掉。
髻鬟:女子的发髻和头发。
君王心:指汉成帝。
台:宫门或宫殿的台阶上。
金车:帝王的车驾。
一笑不得所:意谓一笑之下,无所依托。
悉:全部的意思。家:家国。
飞燕身更轻:飞燕(赵飞燕)是汉成帝的妃子,身材苗条,轻盈。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成帝对赵飞燕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权臣专宠、后宫淫乱现象的憎恶之情。全诗语言通俗,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二月时树木的颜色很好,皇后(即赵飞燕)此时正骄横奢侈。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我怕你喜爱艳丽的色彩,就把园中的花朵都砍掉。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有三十六名宫女,她们的头发都梳成了鸦形。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君王心中最怜爱的人,只有她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瑕疵。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在宫门台阶上的灯火已烧完,她却不肯下来乘坐金銮车回宫。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一旦笑了,便无处可去,连家都没有了。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赵飞燕身材更苗条,还用得着依赖姿容来炫耀吗?
此诗以“恃宠”为题,写赵飞燕因受皇帝宠爱而骄横任性。诗的前六句先从时间、地点落笔,交代出主人公赵飞燕所处的环境,再以“恃宠”、“骄奢”、“爱阳艳”、“斫却”、“髻鬟”、“不见瑕”、“不下”、“不得所”、“身更轻”等一连串动词,将赵飞燕恃宠骄奢、不守妇道的行为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后四句写赵飞燕的自省和觉悟,虽然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她的所作所为,但却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笑”和“不见瑕”等动作暗示出来。最后两句写赵飞燕终于醒悟,自觉羞愧,只好离开皇帝,回归故里。这既与前面所写的她的骄横放纵形成鲜明的对比,又表明她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