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注释】

铅山:今属江西。怀:怀念,感伤。

天涯兵火后:指战乱平定后。

骨肉:这里指亲族、亲戚。时节:时光,岁月。

团圆:指夫妻或家人团聚在一起。梦魂:梦中的幻景。

塘池营水眼:池塘里的水眼。营,通“莹”,晶莹剔透。

岭峤:山岭和高山。结花根:结着花朵的树根。

耳纵听歌吹:放开耳朵去听歌吹的声音。

中心不可论:内心不能评说。

【赏析】

《铅山写怀》,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平定了战争之后,到铅山游览,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首句点明题旨:“天涯兵火后”,意谓战争平息之后,诗人来到铅山,眼前是一片荒凉景象。“风景畏临门”,则进一步写出自己对眼前的景色的感受。这里的“风景”是指铅山县的风景,也即眼前的景色;“畏临门”是说看到这凄凉的景色,感到害怕,不敢面对。

第二句“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是写自己到铅山的原因。“骨肉”指自己的亲族,即亲人。因为战事已定,故得以与亲人团聚。然而,这种团聚是虚幻的,因为诗人此时正处在战乱之中,所以只能以梦中的幻景来想象亲人团聚的情景。

第三句“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是对铅山自然风光的具体描写。“池塘营水眼”,形容铅山的山涧溪流清澈见底,如同水晶一般;“岭峤结花根”,则描绘出铅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山顶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这些美丽的景色,使得诗人不禁想起了家乡的美好时光。

第四句“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则是诗人对于铅山风土人情的感受。虽然诗人听到的是优美的歌曲和美妙的音乐,但内心却无法平静下来。这是因为诗人此时正处在战乱中,他无法忘却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也无法摆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这首诗通过对铅山风景的描写和对战争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