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
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露白钟寻定,萤多户未关。
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宿溪僧院
静夜禅心,月映苍山之诗篇
- 诗篇原文
少年云溪里,禅心夜更闲。
煎茶留静者,靠月坐苍山。
露白钟寻定,萤多户未关。
嵩阳大石室,何日译经还。
- 翻译与注释
- 少年云溪里:在云溪的深处,年轻的心得到了宁静和放松。
- 禅心夜更闲:夜晚时分,禅宗的心更加宁静无扰。
- 煎茶留静者:用煮茶来陪伴那些寻求安静的人。
- 靠月坐苍山:在苍茫的山峦下,靠着皎洁的月光静静地坐着。
- 露白钟寻定:当晨光初现,钟声已经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萤多户未关:夜晚的萤火虫很多,但家中的门户依旧关闭着。
- 嵩阳大石室:嵩阳有一个古老的石室,相传是古代僧侣居住的地方。
- 何日译经还:何时能够将经书翻译完成?表达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和对成就的渴望。
- 赏析与创作背景
- 静夜禅心:曹松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内心的平静,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 月映苍山:月亮照耀下的苍山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宁静,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深远和广阔。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佛家所说的清净之地,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和安宁。
- 煎茶留静者:用煮茶的方式陪伴那些寻求安静的人,展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种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关怀。
- 露白钟寻定:当晨光破晓,钟声已响,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种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象征着新事物的出现和对未知的探索。
- 嵩阳大石室:嵩阳大石室作为古代僧侣的居所,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种场景引发了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
- 何日译经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和对成就的渴望。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智慧的追求。
- 文化背景
- 禅宗文化: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万物的领悟。曹松在诗中通过对禅心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文化的精髓。
- 自然景观:诗歌中的自然景观如云溪、苍山、月色等,都是诗人精心选取的元素,用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曹松: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附近)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而卒。曹松的生平经历丰富,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他的画作以山水画见长,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