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霍山
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
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直是画工须阁笔,况无名画可流传。
注释:
- 霍山:指的是庐山(在江西,又名匡山)。
- 七千七百七十丈:形容庐山的高度。
- 丈丈藤萝:形容山上的藤萝茂密,仿佛连在一起。
- 未必展来空似翅:意指即使没有翅膀,也可以自由飞翔。
- 不妨开去也成莲:即使不开花,也可以像莲花一样美丽。
- 月将河汉分岩转:月亮把银河分成了两半,让岩石转动。
- 僧与龙蛇共窟眠:僧人们在洞穴中与龙蛇一同休息。
- 直是画工须阁笔:这已经是画家们必须花费笔墨描绘的地方了。
- 况无名画可流传:更不用说这样的作品不会被世人所知。
赏析:
这首诗赞美庐山之高峻和自然之美。诗人以“霍山”为题,表达了对庐山的热爱和赞美。首句“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萝势入天。”直接描绘了庐山的高耸入云,以及山上藤萝的茂密,形象地表现出庐山的自然美景。接下来的诗句“未必展来空似翅,不妨开去也成莲。”则是诗人对庐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两句“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则展现了庐山夜晚的美丽景象,月光洒在山间,银河被分割成两部分,让岩石转动。而僧侣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龙蛇一同休息,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