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
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揭露社会现实的民谣诗。全诗共四句,语言朴实无华,却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对苛政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句注释:
- 南朝:指南朝时期的统治者,这里指代当时的社会状况。
- 三篱盖驰道:三面篱笆覆盖了官道,形容官道两侧的农田被占用,导致道路狭窄。
- 风烈一无取:天气炎热到极点,连风都感到没有用处。
- 牧牛童:放牧的儿童。
- 嗔(zhēn)牛吃禾黍(shǔ):责备牛吃掉庄稼。嗔是责骂的意思。禾黍是指庄稼,这里的禾黍泛指庄稼和粮食。
译文:
南朝时期的统治者,在道路两旁种满了篱笆,把原本用于行人通行的道路变成了农田,导致道路狭窄。天气炎热,连风都感到没有用处,农民们只能忍受酷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破坏。他们责骂那些贪心地想吃庄稼的牧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诗人通过描绘官道两旁的农田被占用,天气炎热到极点,农民们的无奈和愤怒,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苛政的强烈不满。这种深刻的社会洞察和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