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
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
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
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
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拟古赠陈子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陈子昂的深深怀念和祝福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茕茕孤形影,悄悄独游心。
  • “茕茕”:孤单的样子。
  • “形影”:比喻孤独的身影。
  • “悄悄”:形容心情寂静。
  • “独游心”:内心孤独地行走。
  1. 以此从王事,常与子同衾。
  • “王事”:帝王之事,指为官服务。
  • “同衾”:共同睡在一张床上,比喻亲密无间。
  1. 别离三河间,征战二庭深。
  • “三河”:古代地区名,这里可能是指代陈子昂所在的地域。
  • “二庭”:可能是陈子昂所在地区的另一个名称或区域。
  • “征战”:战争或军事行动。
  1. 胡天夜雨霜,胡雁晨南翔。
  • “胡天”:北方的天空。
  • “夜雨霜”:夜晚的细雨和霜降。
  • “胡雁”:北方的雁鸟。
  • “晨南翔”:早晨向南飞翔。
  1. 节物感离居,同衾违故乡。
  • “节物”:节日时令的事物。
  • “离居”:离别居住的地方。
  • “同衾”:共同睡在同一张床上。
  • “违故乡”:离开家乡。
  1. 南归日将远,北方尚蓬飘。
  • “南归”:南方返回。
  • “日将远”:日落将晚,即傍晚时分。
  • “北方”:指陈子昂所在的北方地区。
  • “蓬飘”:形容风大,树叶飘零的景象。
  1. 孟秋七月时,相送出外郊。
  • “孟秋七月”:农历七月,即秋季的第七个月。
  • “相送”:互相送别。
  • “外郊”:城外的郊外。
  1. 海风吹凉木,边声响梢梢。
  • “海风”:大海的风。
  • “凉木”:清凉的树木。
  • “边声”:边境上的声音。
  • “梢梢”:形容声音轻轻细碎。
  1. 勤役千万里,将临五十年。
  • “勤役”:辛勤的工作或服役。
  • “千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五十年”:五十年的光阴。
  1. 心事为谁道,抽琴歌坐筵。
  • “心事”:心中的忧虑或思绪。
  • “为谁道”:为谁诉说。
  • “抽琴”:弹奏琴。
  • “歌坐筵”:坐在筵席上唱歌。
  1. 一弹再三叹,宾御泪潺湲。
  • “一弹三四叹”:弹奏一次就多次感叹。
  • “宾御”:客人和侍从。
  • “泪潺湲”:眼泪如溪水般流淌。
  1.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 “送君”:送别朋友。
  • “此曲”:这首歌曲。
  • “长绝弦”:长时间不再弹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