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
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
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
赏析:
《诗三百三首》作为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其内容涵盖了深刻的哲理和对自然、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寒山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它首先从树木的生长条件入手,强调了土地的重要性,指出树木生长得茂盛与否往往取决于土地的肥沃程度。这种比喻反映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状况的类比,即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依赖于其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基础,而这一切都与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密切相关。
诗中的“地厚树扶疏”形象地描绘了在良好环境中树木生长得旺盛,“地薄树憔悴”则形容了在恶劣环境下树木难以生存。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还暗示了政治环境对国家繁荣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环境宽松且公正,那么人民将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从而促进国家的繁荣;反之,如果政治腐败或压迫,人民就会陷入困境,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资源和支持,导致国家衰退。
诗歌转向了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不得露其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警示,即个人不应该过于突出或展示自己的能力,否则可能会因为过于显眼或引起注意而遭受损失。这可以理解为国家或个人应避免过分追求名利或展示才华,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
进一步地,诗歌描述了树木在没有阳光的环境中枯萎的现象,象征着人在缺乏支持和帮助时可能无法生存或发展。这里的“决陂以取鱼”是一个典型的寓言故事,意指在没有合理政策或管理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因为短视或贪婪而获得短期利益(捕鱼),但这些利益往往是不稳定和不可靠的。因此,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远规划,避免短视行为。同时,也强调了在困难时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的重要性。
这首《诗三百三首》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哲学的作品,更是一首关于国家和个人如何应对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智慧之作。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为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