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白云间,从来非买山。
下危须策杖,上险捉藤攀。
涧底松常翠,溪边石自斑。
友朋虽阻绝,春至鸟𠴨𠴨。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孤高自傲。
“自在白云间”意思是:我自由自在地在白云间。“买山”,指隐居山林。“从来非买山”,即从来就不想买山。“下危”,指山势险峻之处。“须”,必须、要。“策杖”,拄着拐杖。“上险”,指攀援险峻的山峰。“捉藤攀”,指攀缘悬岩峭壁。“涧底松”,指涧边的松树。“常翠”,永远苍绿。“溪边石”,指溪边的石头。“自斑”,指石头上的苔藓斑斑点点。“友朋”,指朋友和同伴。“虽阻绝”,尽管被断绝了联系。“春至鸟𠴨𠴨”,春天到来的时候,鸟儿欢快地叫唤。“𠴨𠴨”,鸟鸣声。
【答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咏物诗,描写了诗人游赏山景时所见到的景象。前四句写登山之难,后四句写山中所见美景,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喜爱和向往自然的情怀。
译文:
我在白云间自由自在,从来不想买山。
从山脚到山顶需要扶着拐杖攀登,攀登险峻的峰顶需要抓住藤蔓。
涧边的松树四季常青,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苔藓。
虽然与朋友和同伴失去了联系,但春天到来时鸟儿们欢快地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自然山水图画,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全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景,通过写景抒发情感,语言平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