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诗三百三首》是唐代诗人 寒山的所写的一组排律诗,其诗篇幅较长,体裁为五绝诗。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标题:诗三百三首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 注释: 这两句诗反映了对汉朝两位重要皇帝汉武帝和秦始皇的敬仰。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和成就的皇帝,他开创了年号制度,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繁荣。而秦始皇嬴政则是中国第一个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一统帝国的君主,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他的暴政和严苛也给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 赏析: 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统治,不仅展示了他们个人的智慧和魄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的巨大变革。汉武帝的政策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而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则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长期稳定。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
- 注释: 这两句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药的怀疑和否定。汉武帝时期,神仙方术在帝王中极为流行,许多帝王都曾寻求长生不老之法,但最终都未能如愿以偿。这里表达了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无奈和失望。
- 赏析: 这一观点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虽然汉武帝和秦始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但他们也面临着无法避免的自然衰老问题。这种对生死无常的认识,是古人对生命的一种哲学思考。
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 注释: “金台”指的是汉武帝所建造的黄金长城,而“沙丘”则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这两句诗意味着这些伟大的建筑或陵墓最终还是被摧毁或废弃。
- 赏析: 这两句诗揭示了即使是最辉煌的建筑也难以抵挡历史的洪流和自然的变迁。这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过于迷恋过去的成就和荣耀。
茂陵与骊山,今日草茫茫。
- 注释: “茂陵”和“骊山”分别是汉武帝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草茫茫”形容墓地荒芜的景象。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位帝王死后,他们的陵墓如今已无人问津,草木丛生,荒凉冷落。这不仅是对两位帝王生前权力和地位的嘲讽,也是对他们逝去生命的哀思。同时,这也是对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替和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的一种反思。
结论
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权力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的循环往复。每一个时代的辉煌都注定会被新的浪潮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