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
门静人归晚,墙高蝶过迟。
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
屏上吴山远,楼中朔管悲。
宝书无寄处,香毂有来期。
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

【注释】

1、春日:春天。

2、问君何所思: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事?

3、迢递艳阳时:阳光明媚,天边万里无云的时候。

4、门静人归晚:门关着,没有人回家,傍晚了。

5、墙高蝶过迟:墙很高,蝴蝶飞不过来。

6、一双青琐燕:一双燕子在青琐窗上飞过。

7、千万绿杨丝:千万条杨柳的枝条像丝线一样细长。

8、屏上吴山远:屏风上的画是吴地的山景,远隔千里。

9、楼中朔管悲:楼上吹笛子的乐声悲切。

10、宝书无寄处:没有地方可以寄送珍贵的书信。

11、香毂有来期:有马车来接,你快准备吧。

12、草色将林彩:花草的颜色和树林的色彩相映成辉。

13、相添入黛眉:增添了美丽的颜色。

【赏析】

《春日》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这首诗写闺妇思念征人的情状。诗的开头两句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问君何所思”,即“问君忆少妻”之省语。“迢迢”三字,形容相思之情之遥远。“艳阳时”,指天气晴朗之时,也是春天时节。“门静人归晚”,写女主人公在家寂寞无聊,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这两句诗,把女主人公的孤独感和等待丈夫归来的心情刻画得十分深刻。

第三联描写的是一幅幽美的画面:“一双青琐燕,千万绿杨丝。”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南朝宋时,刘义庆为太子詹事,他常与诸王游宴,一次,太子刘劭想杀他,刘义庆乘机逃离,到江州后,隐居庐山,终日以钓鱼自娱。《南史·隐逸传》记载:“义庆尝梦登泰山,至天廷,见玉女数千居上堂,弟子罗列于下阶,悉当执经跪拜。及悟,知是神仙之遇,非复人间。”所以这里的青琐燕指的就是刘义庆梦中所见的仙人或仙女。燕子双飞,象征着夫妇团聚的愿望。“千万绿杨丝”则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杨柳飘拂的美景。

第四联“屏上吴山远,楼上朔管悲”,进一步表现了闺妇的哀怨心情。“屏风”句,用了一个典。据《晋书》记载,陆玩镇寿阳(今安徽寿县)时,有一个叫徐敬伯的人,在山上采药,迷路不得归。他的心地善良,不忍心抛下这个迷路的人不管,于是自己留下来照顾他,并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全部剪掉,作为赠送徐敬伯的发髻。后来徐敬伯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这个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成了后人赠物的典故。因此,屏风上画的是陆玩为迷路的徐敬伯剪发的情景。“楼上”句,指妻子听到楼上传来的笛声,知道丈夫又吹起了那首悲凉的曲子,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朔管悲”,就是吹奏的笛子发出的呜呜咽咽的声音。

最后两句“草色将林彩,相添入黛眉”,写的是闺妇看到草木葱茏,色彩斑斓的美丽景色,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美貌,更增几分愁苦之情。“草色”,泛指草木的颜色,这里指的是草木茂盛的景象。“林彩”,是指树林的色彩。“相添入黛眉”,是说草木茂盛的色彩更加衬托出女子浓黑的眉毛。这句诗的意思是草木茂盛的色彩更加衬托出女子浓黑的眉毛。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