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
冻瓶粘柱础,宿火陷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
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译文

老和尚的寺庙在西山上,阳光照射下雪白一片。老和尚的门刚刚打开,冰挂满了门框和柱础。昨夜留下的余火使炉中的灰烬融化,落在了地上。童子因为寒冷而病了,要回家去,鹿因寒冷也来了。斋堂的钟声知道渐渐近了,枝头鸟儿飞下来停在了台上。

注释

  1. 老僧: 这里指一个年长的和尚或僧侣。
  2. 日照西山雪: 太阳光照在山的西侧,形成了雪一样的反光。
  3. 老僧门始开: 表示老和尚的寺庙在日出后开始开放。
  4. 冻瓶粘柱础: 描述天气寒冷,水瓶冻结并黏在了柱子和底座上。
  5. 宿火陷炉灰: 表示前一晚留下的火堆已经熄灭,炉灰被埋没。
  6. 童子病归去: 指一位童子因病需要回去休息。
  7. 鹿麑寒入来: 形容冬天寒冷时,鹿也会进入这个区域寻找食物。
  8. 斋钟知渐近: 斋堂里传来的钟声表明时间接近斋饭的时间。
  9. 枝鸟下生台: 树枝上有鸟儿栖息,它们可能被钟声吸引而下落到平台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和尚的寺庙、天气情况以及与自然景观的互动,反映了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诗中通过使用“老僧”、“童子”、“宿火”等关键词,不仅描绘了场景,还传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或宗教意象,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首句“日照西山雪”,通过色彩和景象的结合,创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美丽的画面,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接着的诗句则进一步展开这种场景,描述了老和尚寺中的日常活动,以及季节对人的影响。最后两句以动物的活动作为结束,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动态美。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展现了一种平和与宁静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