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
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
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
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

【注释】

  1. 安国简公院:指宋代名臣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时所建的府第,故址在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 井甘桐有露:井水甘甜,桐木上有露珠。3. 竹迸地多苔:竹子长出地面,上面有很多青苔。4. 幡映宫墙动:幡旗映照在宫中墙上,随风飘动。5. 香从御苑来:香气自皇家园林传来。6. 青龙旧经疏,寥落有谁开:昔日青龙寺(位于今泾阳县西南)的经书早已破旧不全,如今又有谁能重新修整呢?7. 寥落:衰败,凋零。8. 有谁开:即“谁开”,无人敢开。
    【赏析】
    宿安国简公院:宿夜于范仲淹府第之院。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
    雨后清凉境界,我本欲留宿而回。
    雨后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我原打算在此过夜而回。
    诗写宿处之景。首二句点明题意:宿处乃范仲淹旧宅,雨后景色宜人。三四句描绘宿处环境及所见物象:井水甘美,桐树挂露;竹生地上,青苔满布。既写了环境之美,又写出了诗人对环境的赞美。五六句写宿处所在之地:幡旗迎风招展,香气四溢,来自皇家园林。既写宿处所在之地之雅致,又表现了诗人对此地的喜爱之情。七八句写宿处所在之地昔日风光:昔日青龙寺经书众多,今日却已破败不堪了。既写昔时之盛,又写眼前之衰,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两句写宿处所在之地昔日辉煌:昔日青龙寺经书众多,今日却已破败不堪了。既写昔时之盛,又写眼前之衰,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但作者不愿留宿此地,而是欲离去,这中间必有原因。诗中没有直接点出,只以一“因”字作答。“因还欲不回”,既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作者欲离去的意愿,又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不愿留宿的原因,可谓“无理而有情”。此联为全诗之纲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