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蒙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蒙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译文:
挂在树上的藤蔓,本来很难独立生长,需要依附在别的树枝上才能成长。这些藤蔓蔓延出数条长长的枝条,远望去就像一片茫茫的云海,无数朵藤花垂挂着。阳光照射下,它们相互依靠,形成一片遮阴之地,微风中也显得格外稳固。谁说柔弱的东西就能屈服,只需静观其变,就能见证藤蔓如何盘踞、缠绕,最终成为一条巨大的龙。
注释:
- 本为独立难:原本难以独立生存。
- 寄彼高树枝:依附在其他高大的树枝上。
- 蔓衍数条远:延伸出很多条枝条,延伸得很远。
- 溟蒙千朵垂:像海洋一样辽阔,无数的花朵下垂。
- 向日助成阴:接受阳光照射,帮助形成阴凉的地方。
- 当风藉持危:在风中依靠着支撑着自己。
- 谁言柔可屈:谁说柔软的东西就可以屈服?
- 坐见蟠蛟螭:静静地坐着观察着它盘旋、缠绕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挂树藤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不屈的赞美。诗人以藤蔓为载体,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力量和韧性。诗中的藤蔓虽然柔弱,但却能在风雨中顽强生长,展现出生命的坚韧和力量。诗中的“独立难”和“寄彼高树枝”,寓意着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像藤蔓一样不畏艰难,才能在生活中立足。而诗中的“谁言柔可屈”,则是对那些轻视或低估柔弱事物的人的反驳,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最后一句的“坐见蟠蛟螭”,则是将观察者置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静静地观看着藤蔓的成长和变化,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和美妙。整首诗通过对挂树藤的生长过程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