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
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
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注释:
- 枕流石:指石头上的水,即石上流泉。
- 不为幽岸隐:意谓不隐居于幽静的岸边。
- 古色涵空出:意谓岩石的古色在空谷中显现出来。
- 愿以清泚流:意谓我希望像清流一样奔流出去。
- 鉴此坚贞质:意谓用来映照出这坚贞的质地。
- 傍临玉光润:意谓靠近时,看到玉般的光泽。
- 时泻苔花密:意谓时时有水珠从上面落下,覆盖着青苔上的花朵。
- 往往惊游鳞:意谓常常使游鱼感到惊讶。
- 尚疑垂钓日:意谓甚至怀疑是钓鱼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石、水、苔、鱼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诗中的“石”、“水”、“苔”、“鱼”四个意象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首句“枕流石”,意为坐在石头上欣赏流水。这里的“石”并非实指具体的石头,而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坚韧、坚硬的品质。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坚贞品质的追求。
第二句“不为幽岸隐”,意为不隐居于幽静的岸边。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追求真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执着。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古色涵空出”这一意象的具体描绘。这里的“古色”不仅指的是岩石的颜色,也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而“空出”则意味着这些痕迹在空谷中得以显现,更加凸显了其独特之处。
第四句“愿以清泚流”,意为希望像清流一样奔流出去。这里的“清泚流”并非实指清澈的水流,而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清流一样,勇往直前,不受阻碍。
第五句“鉴此坚贞质”,意为用来映照出这坚贞的质地。这里的“坚贞质”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品质,包括坚韧、正直、忠诚等方面。诗人希望通过这种映照,让世人看到自己真正的品质。
第六句“傍临玉光润”,意为靠近时,看到玉般的光芒。这里的“玉光润”并非实指玉的光芒,而是用来形容水边的景色如同玉一般美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
第七句“时泻苔花密”,意为时时有水珠从上面落下,覆盖着青苔上的花朵。这里的“苔花密”指的是苔藓上的花朵,而“时泻”则形象地描述了水滴落下的情景。诗人通过这句话,展现了大自然的灵动与生机。
第八句“往往惊游鳞”,意为常常使游鱼感到惊讶。这里的“游鳞”指的是游动的鱼儿,而“惊”则表达了诗人对它们的影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
第九句“尚疑垂钓日”,意为甚至怀疑是钓鱼的时候。这里的“垂钓日”指的是钓鱼的时间,而“尚疑”则表达了诗人对此的怀疑。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钓鱼活动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