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临终心净见如来,似月清光照碧潭。

【注释】

修:修行。十劝:指佛教中的“净土宗”。念佛是其基本修行之一。断爱贪:即断绝对世间一切物质的贪欲。临终心净见如来:指临终之时,心中所想都是佛,见到的也都是佛。似月清光照碧潭:形容佛光普照,如同明亮的月光照亮清澈的池塘水面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净土宗修行的诗歌,强调的是念佛和断舍离的精神追求。诗中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面对死亡时的心态,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诗的第一句“修西方十劝”,指的是修行者要修习佛法,特别是净土宗的修行方法。这里的“十劝”可能是指净土宗的十条修行原则或方法。

第二句“劝君三”,可能是指修行者要经常进行念佛的修行,以此来积累功德,达到内心的净化。这里的“三”可能是一个省略,实际含义可能是多次或者持续。

第三句“念佛先须断爱贪”,强调的是修行者在念佛之前要先断绝对世间一切物质的贪欲,这是修行的重要一步。这里的“爱贪”指的是对世间财物、名誉等的过分追求,而修行者需要放下这些执念,才能专心念佛。

第四句“临终心净见如来”,描述了修行者在临终之际,内心能够清净如水,见到的都是佛的形象。这里的“如来”指的是佛陀,也就是修行者的终极目标。

第五句“似月清光照碧潭”,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一景象。明月高悬,照亮了整个池塘水面,使水面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月亮的光芒。这里的“碧潭”指的是清澈的池水,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月光照耀下,池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也更加能够映照出佛的智慧与慈悲。

整首诗通过对修行者临终前心态的描述,以及对净土宗修行方法的阐述,展现了修行者对于佛法的追求和理解。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