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
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公孙器(字器之)的,公孙器从桂林返回蜀地。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读:
- 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
- 桂林山水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漓江的水波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碧绿色的光芒。
- “潺湲”形容水流的轻快和悦耳声音,如同山涧中的水声。
- “半露石”意味着漓江边的石头被河水半掩,显得格外美丽。
- 将乘触物舟,暂驻飞空锡:
- 公孙器即将坐上一艘小船离开,船上似乎漂浮着一块轻盈的锡瓦。
- “触物舟”可能是指一种轻便的船只,能够轻易地接触到周围的景物。
- “飞空锡”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块飘浮在空中的锡瓦,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蜀乡异青眼,蓬户高朱戟:
- 公孙器即将回到蜀地,那里有着与众不同的青眼(即深明大义、有远见的人)。
- “蓬户”可能指的是破旧的房屋,但这里的“蓬户”更可能是指公孙器的性格或品质。
- “高朱戟”意味着他的家门前挂着红色的戟旗,象征着荣耀和地位。
- 风度杳难寻,云飘讵留迹:
- 公孙器的风采难以寻觅,就像云彩一样飘渺不定。
- “杳难寻”表示难以捉摸,给人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感觉。
- “讵留迹”则表示公孙器的存在仿佛从未留下痕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
- 公孙器的家中曾经种满了花草,现在却只剩下了空寂无人。
- “驯鸽傍檐隙”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鸽子静静地停在屋檐下的缝隙里,仿佛是在等待着什么。
- 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
- 公孙器与诗人挥手告别,共同忘却了离别的痛苦。
- “日堕千山夕”则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千山之间充满了宁静和祥和的氛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公孙器归蜀后的生活状态和他的风采。诗中既有对朋友深厚的友情,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体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