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殿拂云霓,登临想虎溪。
风匀帆影众,烟乱鸟行迷。
北倚波涛阔,南窥井邑低。
满城尘漠漠,隔岸草萋萋。
虚阁延秋磐,澄江响暮鼙。
客心还惜去,新月挂楼西。
《题甘露寺》
【注释】
高殿拂云霓:高耸的宫殿,好像要飞上云端一样。
风匀帆影众:风吹得船帆的影子在水面上均匀分布,就像一片片帆影在水中摇曳。
北倚波涛阔:背靠着波涛汹涌的大江,显得开阔而壮美。
南窥井邑低:向南望去,可以看见远处的城市和乡村。
满城尘漠漠:整个城市都被尘土覆盖,显得朦胧而神秘。
隔岸草萋萋:隔着对岸的草地,草长得又长又密,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虚阁延秋磐:空荡的阁楼里回响着秋天的钟声,声音悠扬而深沉。
澄江响暮鼙:清澈的江面上映照着夕阳的余晖,仿佛是战鼓的声音在回荡。
客心还惜去:我的心情依然留恋不舍地离开这个美丽的景色。
新月挂楼西:一轮新月挂在西边的天空中,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
【赏析】
《题甘露寺》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甘露寺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体现了王之涣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特色。
首联“高殿拂云霓,登临想虎溪”,描写了甘露寺的高峻和宏伟,以及登上寺庙后远眺虎溪的情景。虎溪位于陕西宝鸡市境内,因山势险峻,形似猛虎而得名。这一联通过描绘甘露寺的高峻和虎溪的壮丽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壮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风匀帆影众,烟乱鸟行迷”,进一步描绘了甘露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游客们的活动情景。这里的“帆影”指的是船上的帆船,它们在风中摇曳,与水面上的倒影相互映衬;而“烟乱鸟行迷”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鸟儿在迷茫中飞行,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
颈联“北倚波涛阔,南窥井邑低”继续展开对甘露寺周边环境的描绘。“北倚波涛阔”指的是站在高处俯瞰北方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南窥井邑低”则是望向南方的繁华城市。这一联通过将甘露寺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进行对比,突出了甘露寺在大自然怀抱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尾联“满城尘漠漠,隔岸草萋萋”则转而描绘了甘露寺周围的自然环境。“满城尘漠漠”指的是整个城市都被尘土覆盖,显得十分寂静;而“隔岸草萋萋”则是形容远处的草地上草长得非常茂盛,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悠长。
尾联“虚阁延秋磐,澄江响暮鼙”则是对甘露寺本身的一种描述。这里的“虚阁”指的是空空如也的阁楼,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秋磐”则是秋天的钟声,它悠扬地回荡在整个山谷中,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这一联通过对建筑物和声音的描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甘露寺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
尾联“客心还惜去,新月挂楼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的“客心”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心情,他仍然留恋不舍地离开这个美丽的景色;而“新月挂楼西”则是指一轮新月挂在西边的天空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祥和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物的变化,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题甘露寺》通过对甘露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幅美丽而动人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时代之中。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瞬间,将那些瞬间永恒地定格在了他的诗句之中,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