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馀。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
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
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

【注释】

奉和圣制过温汤:指皇帝命令李峤作的《奉和圣制过温汤应诏诗》

丰城:地名。汉文帝时置丰城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封赵尧为丰侯。后改丰邑。

观汉迹:即观赏汉代遗迹。

温谷:温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开凿郑国渠,引黄河水灌溉三川郡,以“郑”为县名。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幽王刘荣是周宣王的儿子,幽王三年(前780)即位。幽王好音乐,宠爱褒姒。《史记·殷本纪》:周幽王娶其妻申氏,生伯服,申后无宠。申后怨恨幽王,幽王杀之,而以褒姒为后,生子伯服。褒姒爱笑,幽王欲观之,使人问于方玉壁。石方玉璧曰:“夫玉有五德:润、泽、温、腻、理。其中润泽最美。”王曰:“唯有和氏之璧,润泽若此。”遂取之。其后,戎伐西垂,虢公身死,犬戎攻幽王于骊山之下,幽王自绞杀,死于骊山之下,葬于毕,谓之周幽王墓,亦称骊山。后人因以为骊山。

郑国渠:《史记·河渠书》载:郑国渠,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0),使郑国与商鞅相善者行之。渠首受河水于河曲,止黄河南流,而北抵荥阳下,广二百馀里,凿龙门,辟伊阙入河,南到雒阳七百余里。又令蜀人司马错发间关卒凿栈道,以备伐赵救燕。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幽王垒即指骊山,郑国渠即指郑国渠。

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指汉武帝元狩年间,命李陵将军出师征伐匈奴,李陵投降匈奴,被处以腐刑。武帝下令将腐刑改为宫刑,用竹片编成小筒,里面装上肉,称为“腐刑”。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指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

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汉武帝建章宫,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城东南角。

赏析:

这是一首应诏作品。据《旧唐书·李峤传》记载:天宝中,玄宗召李峤等入禁中,赐食御膳。李峤奉上应制诗。这首诗是李峤的奉和之作。

第一联“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余”,写游览丰城的汉代遗迹和温谷的秦代遗存。这里指汉武帝元狩四年开凿的郑国渠和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凿的郑国渠。这两句意思是说:我游览了丰城的汉朝遗迹和温谷的秦代遗存。

第二联“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写丰城与幽王垒、温谷与郑国渠的地理关系。这里指汉文帝时设置的丰城县和汉宣帝时期修整的温县。这两句意思是说:丰城紧靠幽王垒,温谷则连接着郑国渠。

第三联“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写汉武帝时期的风威和日彩。这里指汉武帝元狩年间,令李陵将军出师伐匈奴,并下令将受腐刑的人改为宫刑。这两句意思是说:风威肃穆如同文景时期的风威,日光五彩斑斓犹如武帝时的日彩。

第四联“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写华山的巍峨和清幽。这里指华山。这两句意思是说:远处山峰笼罩着浓重的云雾,而山中树木丛生的山谷,则显得稀疏疏落。

尾联“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写回望汉章池的情景,以及那里的祥瑞之气充满皇宫。这里指汉武帝建章宫。这两句意思是说:回望着汉武帝的章池,那里充满了祥瑞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