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
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
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雁
楚岸花晴塞柳衰,年年南北去来期。
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
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
注释:
楚岸:指长江边。
花晴:花朵盛开时阳光明媚。
塞柳:边疆的柳树。
衰:凋谢。
南北:这里指作者与家人或朋友的相对位置,南为南方,北为北方。
江城日暮见飞处:江边城邑,傍晚时分,见到大雁向南飞翔。
旅馆月明闻过时:在旅馆里,明月高照,听到大雁飞过的声音。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风霜:风雨、霜雪。
休:不要。
更:再。
疑:怀疑。
洞庭云水潇湘雨:洞庭湖和潇水一带的云彩和雨水。潇湘:指湖南。
寒更:寒冷的夜晚。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面。首联“楚岸花晴塞柳衰”,以楚岸的花和塞上的柳作陪衬。塞柳是指生长在北方边疆的柳树。春天,塞外是一片生机盎然,然而到了夏日,由于气候原因,塞外的柳树开始凋零了,而南方的花却开得格外鲜艳。这两句诗写出了时间的变化以及塞外和江南景色的不同。第二联“年年南北去来期”则是从时间的维度展开,每年春天,大雁都会从南方飞到北方;而每到冬天,又会从北方飞回南方。这种南北往来的循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第三联“江城日暮见飞处,旅馆月明闻过时”,通过描写大雁的飞行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第四联“万里风霜休更恨,满川烟草且须疑”,则表现了诗人对大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赞美之情。最后两联“洞庭云水潇湘雨,好把寒更一一知”,诗人想象着在大雁的带领下,可以欣赏到洞庭湖和潇湘地区的美景,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