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表隋珠各自携,更从琼殿立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万乘君悬四首题。
灵凤敢期翻雪羽,洞箫应或讽金闺。
明朝莫惜场场醉,青桂新香有紫泥。
【注释】
已表隋珠各自携:已经向隋炀帝进献了珍珠,各自带着回家。
更从琼殿立丹梯:又从华丽的宫殿登上高高的丹梯。
九华灯作三条烛:用九华山的灯火作成三条蜡烛。
万乘君悬四首题:皇帝悬挂着四首诗。
灵凤敢期翻雪羽:灵凤也不敢期待飞上那如雪的羽毛一样的天空。
洞箫应或讽金闺:洞箫声应该能讽喻金闺中的美人。
明朝莫惜场场醉:明天不要吝惜在每一场酒席中醉酒。
青桂新香有紫泥:桂花散发出新的香气,有紫色的泥土。
【赏析】
《御试二首》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物来抒写自己的志趣和抱负。前两句写诗人自己进献“隋珠”以自赏;后两句写皇帝悬挂四首诗,并暗示诗人对皇帝的不满。
首句“已标隋珠各自携”,是说诗人把所进献的“隋珠”都带走。“隋珠”是古代的一种美玉,这里指诗人进贡朝廷的宝物。“各携”说明诗人把宝物都带走了。诗人为什么这样得意?原来他早就想干一番事业,现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所以他感到高兴,所以得意。
第二句“更从琼殿立丹梯”,意思是说诗人在皇宫中又登上了高高的丹梯。这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既点明了诗人进献宝物的地点——皇宫,又照应了第一句中的“隋珠”。诗人之所以能登上丹梯,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第三、四句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三句是写自己的抱负,五句是写自己的遭遇。“灵凤”句,比喻诗人的文才出众,有凌云之志,敢于冲破世俗的牢笼,飞上九重天,去施展抱负。然而结果呢?诗人却不敢奢望飞入云霄,只是“灵凤”也不敢期待那样的事。“洞箫”句,意思是说,虽然诗人的才华横溢,但只能引起金闺中美人的共鸣,而无法感动君王的心弦。“灵凤”与“洞箫”相映,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末两句是诗人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人在诗中说“莫惜场场醉”,表明了他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只好借酒消愁,借酒浇愁;“场场醉”也表明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青桂”两句,意思是说,诗人在金闺中看到桂花盛开,闻到它的香味,而自己却身不由己地被关在这幽深的金闺里。“青桂”与“紫泥”相映,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痛苦。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物来抒写自己的志趣和抱负。全诗虽未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但通过咏物抒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不愿受束缚,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