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曹三省列簪裾,丹诏宣来试士初。
不是玉皇疑羽客,要教金榜带天书。
词臣假寐题黄绢,宫女敲铜奏子虚。
御目四篇酬九百,敢从灯下略踌躇。

【注释】

御试二首:指唐代武则天执政时期,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

六曹三省:即六部的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官员,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三公九卿”。

丹诏宣来试士初:武则天在长安殿前,亲自主持科举考试,宣布选拔人才的命令。

玉皇疑羽客:指武则天认为应试者中有如仙人一般的人。

金榜带天书:指考试成绩优异者,被赐金榜题名,成为进士。

词臣假寐题黄绢:指词臣们为了应付武则天的命题而假装睡着,等待题目出现。

奏子虚:《汉书·司马相如传》载,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为武帝写一篇《子虚赋》,以虚构的楚国子虚君之国和乌有先生子虚大夫之游猎之事为题材,讽喻汉天子之盛德。这里用此典故,指考生们在答卷中虚构故事。

御目四篇酬九百:指武则天亲自批阅试卷,发现有四篇文章质量很高。

灯下略踌躇:指考生们在夜深时分仍不敢休息,担心自己的答案不被皇上采纳。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对当时武则天亲自主持科举考试这一历史现象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武则天亲自主持科举考试的场景,展现了她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机制的变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的认可和支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