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日日展东风,云稼连山雪刃空。
剖竹已知垂凤食,摘珠何必到龙宫。
谏垣虚位期飞步,翰苑含毫待纪公。
谁谓唐城诸父老,今时得见蜀文翁。
绛州郑尚书
每日诗词赏析
- 诗句原文
绛州郑尚书,旌旗日日展东风。云稼连山雪刃空,剖竹已知垂凤食。摘珠何必到龙宫。谏垣虚位期飞步,翰苑含毫待纪公。
- 译文注释
(1)绛州: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郑尚书是当时的官员名。
(2)旌旗:旗帜的总称,常用来象征军队或朝廷。
(3)云稼:即“云谷”,古代指农田中云雾缭绕的田地。
(4)凤食:比喻有才华的人受到重用。
(5)龙宫:传说中的宫殿,常被用来比喻权高位重的官邸。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堂上的威仪。首句以日日展东风形象地描绘出官员们日复一日、勤勉工作的景象。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将官员们的风采比作高山上的云谷,既高远又神秘。然后通过典故“剖竹垂凤食”、“摘珠到龙宫”展现了官员们的才能和地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官员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而自己的翰林学士则是等待记录这些事迹的人。
- 序言及背景
绛州郑尚书是指唐代黄滔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旌旗日日展东风”描绘了每日都展示着的旗帜,象征官员们勤于政事;第二部分“云稼连山雪刃空”通过“云谷”和“龙宫”等意象,表现了官员们的崇高地位和卓越才能;第三部分“剖竹已知垂凤食”和第四部分“摘珠何必到龙宫”分别运用典故表达了官员们应受尊重并得到应有的奖励;最后一句“谏垣虚位期飞步”和“翰苑含毫待纪公”则寄托了作者对官员的美好期望。整首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唐朝官员的风采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