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向中兴雪至冤,钱塘江上看涛翻。
三徵不起时贤议,九转终成道者言。
绿酒千杯肠已烂,新诗数首骨犹存。
瑶蟾若使知人事,仙桂应遭蠹却根。
《寄罗郎中隐》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诗中表达了黄滔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失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休向中兴雪至冤:这句诗意味着不要在朝廷中兴时期遭受不公之苦,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不公正待遇的不满。”休向”意味着避免,”中兴”指国家复兴的时代,”雪至”暗指遭遇或遭受,“冤”表示受到的冤枉或不公正的对待。
钱塘江上看涛翻:描绘了诗人在钱塘江边观看巨浪的情景,象征性地表达了内心的澎湃与激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动荡不安的现状的忧虑。
三徵不起时贤议:这里的“三徵”可能是指多次征召或考验,而“时贤议”指的是时人的非议或批评。这一句可能是表达诗人不被重用或是被误解的情况。
九转终成道者言:这里“九转”可能是指多次经历或磨难,“道者言”则是对真理或正确道路的描述。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决心。
绿酒千杯肠已烂:描述了诗人饮酒过量后身体不适的状态。这里的“绿酒”很可能指的是一种绿色的美酒,而“千杯”则暗示饮酒的数量。
新诗数首骨犹存:通过饮酒过量导致身体不适,引出了诗人创作诗歌的主题,即使身体受损,但创作的灵感并未消失。
黄滔的《寄罗郎中隐》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它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文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追求,以及他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